网站首页 >> 财经 > >> 正文

用情化干戈依理织玉帛

来源:    2018-08-12 18:34:23     作者:    

2018年8月8日8时,王天忠早早来到办公室,他上午在这里安排了一场关于劳资纠纷的调解。

王天忠是海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黎母山司法所所长。作为当地土生土长的苗族人,他还是琼中县人民法院特邀人民调解员,常年坐镇调解涉少数民族矛盾纠纷,诉调无缝对接。

琼中位于海南岛中部山区,总人口174076人,其中黎族、苗族人口为115662人,占总人口的66.44%。各族人民聚族而居,自成村峒,村落分散。

“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我们不断继承发扬‘枫桥经验’,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开展诉调对接试点,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创新,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模式。”近日,琼中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张长丰告诉记者,双语法官、特邀调解员、网格员等依法实施调解,以情化解干戈,依理共织玉帛,切实维护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2017年,琼中县斩获2013年至2016年度“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殊荣。2015年,琼中县法院被评为“全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示范法院”。

双语法官讲乡音道情理

“孩子是我的,凭什么要给女方。我同意离婚,但孩子必须我来抚养。”7月27日上午,在调解室,琼中县营根镇黎族男子王某气愤地说。

原来,王某与潘某系夫妻关系,有一个9岁的儿子。因感情破裂,潘某起诉离婚并想取得孩子的抚养权。

“接手该案后,我先后给两位当事人打电话,并上门走访。”林志贵说,经了解,王某认为失去孩子抚养权便永远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他结合婚姻法和当地习俗调解,王某最终同意了由潘某抚养孩子,每月付1000元抚养费。

林志贵原是琼中县法院少数民族法官。2018年1月,他退休不退岗,被返聘到了法院人民调解工作室,担任专职调解员,参与诉前调解、立案调解、委托调解、诉后答疑、信访接待等工作。

与林志贵一起,有着35年法院工作经历的黎族法官李琼珍也被返聘到了这里。2018年以来,凭着丰富的法律知识和工作经验,两人参与诉前调解45件,调解成功11件,参与委托调解13件,成功调解7件,有效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

近年来,琼中县法院探索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大胆探索“诉调对接”,创新推进“六个对接”:法院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群团维权、各级组织、诉前调解、民风民俗对接,打开了化解矛盾新窗口。

“我们在立案庭设诉调对接中心,建立依托湾岭、长征人民法庭的作为西部和东南部地区诉调对接的两个‘分中心’,各分中心由调解员、书记员、指导法官和法官助理组成。”琼中县法院副院长邓雪玲说,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法官优势,有意识地将懂得少数民族语言和拥有丰富调解工作经验的双语法官安排在法庭工作,并尽量安排少数民族法官审理少数民族当事人的案件。

“地道的乡音,亲切的问候,有助于拉近法官与当事人的距离,是调解工作的润滑剂。”琼中县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王伟奇说,他曾在长征法庭(长征镇为苗族、黎族聚居地)工作19年,被当地群众称为“草根法官”。

少数民族地区稳,则全县安。琼中县法院积极回应边远山区少数民族群众诉求,尽量适应当地风俗习惯,走进黎村苗寨开展巡回办案、上门调解,利用少数民族节日的轻松氛围化解矛盾,推出了预约调解、电话调解和网络调解等一系列司法为民措施。

特邀调解员架起连心桥

春风拂煦清明节,踏青祭祖念先人。黎母山镇大塘村黎族村民王某川清明扫墓遭遇到一件闹心事。

2018年4月3日,王某川领着家人来到加更村“后头坡”扫墓,孰料怎么也找不到自家的坟地,现场只留下一条土沟。他意识到,肯定是被当时作业的挖掘机给挖平了。

“接到王某川的调解申请后,我马上组织工作人员到现场拍照取证。”王天忠告诉记者,让人头疼的是,因事发时间过久,一时找不到当时的工程负责人。

对此,王天忠赶忙安抚王某川一家人情绪,随后开始着手寻找施工方负责人。几经周折,才打听到当时的负责人为加钗农场李某,王某川要求李某赔偿2万元。

在调解中,李某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王天忠多次打电话、上门,依法、依理、用心、用情耐心开导李某。2018年7月6日,李某与王某川签订了调解协议。

刚刚获得“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的王天忠还是琼中县法院少数民族特邀调解员。近年来,经推荐、报名,并经层层筛选,琼中县法院建立了一支少数民族占75%的特邀调解员队伍。

“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民风民俗、文化特点和生产生活方式,对处理矛盾纠纷提出了特殊的要求。”琼中县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县维稳办主任魏琼华说。琼中县法院注重与民风民俗对接,积极聘请少数民族群众作为特邀调解员,让少数民族群众运用当地黎苗语言进行调解。

据统计,2013年至2017年,全县少数民族特邀调解员参与调解820次,成功率达100%。

魏琼华还称,在县委政法委统一部署下,县法院积极与各级组织对接,先后与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妇联等12个单位建立特邀调解组织,同时邀请人大代表、退休法律工作者、人民调解员和网格员进入特邀调解员花名册,建立了404名特邀调解员队伍,精心编制覆盖全县县、镇(农场)、村三级调解网络格局。

记者了解到,琼中县法院与县人社局、县公安交警大队、县卫计委、县妇联等4个部门建立“诉调对接”工作平台,以“司法确认”为切入点,大力开展诉调对接工作,加大对劳动争议、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和婚姻家庭等纠纷的调处,将矛盾纠纷化解导入司法轨道,赋予调解结果法律效力。

网格员成基层平安前沿哨

在一份黎母山镇特邀调解员名单中,不仅有来自乡镇、司法所、村委会等各部门的干部,还有14名网格员。

自2013年海南启动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建设以来,在地方财政资金匮乏的情况下,琼中县安排资金3300多万元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创新。目前,县、镇(乡)、村(社区)三级平台基本实现联网运行,各项数据有序录入,网格员全面上岗,网格化社会治理格局初步形成。

2017年8月22日8时,湾岭镇乌石村村委会网格员吴颜像以往一样,戴上草帽、拿上装有“社区e通”软件的手机进行日常巡查时,发现乌石村小组村民王某法与王某花因宅基地问题发生争吵。

为此,吴颜及时将具体情况上报给琼中县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监管中心和湾岭镇监管员王家任,王家任又将情况反馈给镇政府,由镇分管领导组织司法所、规划所、派出所前往协调。当天中午,王某花同意归还宅基地。

像吴颜这样的网格员,琼中共有148名,分布在全县131个网格中,再加上13名网格监管员,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运用“空中有云,地上有格,中间有网,掌上有端”的现代化手段,默默奋战在基层平安最前沿。

“我们以网格化管理创建为契机,统筹整合公安、民政等部门基础数据信息,推动综治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健全了县、镇、村三级综治维稳工作联动运行机制,形成社会治理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魏琼华说,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建成之后,实现办件追踪、网络督办、沟通协作、综合统计、动态流程,建立全面覆盖、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联动化解平台网络,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2017年6月30日,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肖杰到琼中调研时说,琼中的政法综治工作模式有很多创新点值得学习,如网格化管理等机制,真正做到了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

据了解,琼中县公安局建立了一支“黎苗协警队”,招录部分基层黎苗族人员作为“翻译官”和“协调员”,参与维护民族团结和山区社会治安稳定工作。在一线工作中,把会说民族语言、知晓民风民俗的民警安排在少数民族群众聚集的责任区,深入少数民族群众家中,积极主动开展矛盾纠纷化解、治安问题整治等工作,架起“平安桥”。

记者手记

“依法实施调解,以情化解干戈,依理共织玉帛。”这是记者在琼中县采访时听到次数最多的一句话。

2012年5月,琼中县法院被最高法院确定为“诉调对接”海南法院系统唯一试点单位。2014年12月,县法院被确定为全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试点法院。

他们以此为契机,结合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工作实际,全县各级政法部门联动推进多元纠纷矛盾解决机制改革,建立纠纷排查“大调解”格局,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魏琼华说,生活中总有些矛盾,游离在法理与情理之间。调解工作好比化干戈为玉帛的“化骨绵掌”,法官、调解员、网格员、黎苗协警队等通过讲道理、明情理、释法理,让当事人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全方位、及时、快捷、妥善化解矛盾纠纷,打造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琼中模式”。(记者 邢东伟 翟小功)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更多

科技新闻

+更多
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联合市工商局召开电动车经营场所联合查处工作机制启动大会
人民网北京8月12日电 (朱紫阳)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和市政府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会议指示精神,进一步发挥部门联动作用,提高工 [详细]

Copyright @ 2008-2018  www.hainan.chinasm.com.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海南商贸网 版权所有

海南商贸网 不良信息  举报邮箱:992 5835@qq.com

网站备案:闽ICP备08104368号-2